软件工程总体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模板 - 电脑|办公 - 电脑办公-杀毒安全-网络-V3学习网
微商网
 
 
导航:首页 |电脑|办公|正文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模板

时间:2021-04-28 10:45:59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包括什么呢? 不知道你是不是系统设计大作业啊……找到了一份我以前参考过的文档。希望有点帮助吧。里面系统实现部分没有写,因为每个人用的东西都不一样,你就斟酌一下吧。至于时间表,这个完全看
作者: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总体设计包括什么呢?

不知道你是不是系统设计大作业啊……找到了一份我以前参考过的文档。

希望有点帮助吧。

里面系统实现部分没有写,因为每个人用的东西都不一样,你就斟酌一下吧。

至于时间表,这个完全看技术水平。

毕竟逻辑还是挺简单的。

一、系统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来获得和处理信息是当今信息管理的一大特点。

伴随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有关信息管理的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也在迅猛发展着。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由于图书馆主要从事大量的图书资料的储存和流通。

所以一直以来,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系统即是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

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原来系统的时效性、数据的正确性、操作的方便性上的不足,解决图书流通上的问题。

实现图书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以最大程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二、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2.1 系统的功能要求1、 对信息进行条形码管理。

2、 对成批数据的高效录入, 系统对录入的数据的合法性应做出有效性检查, 能够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3、 实现对数据的动态查询且查询速度快, 并能够将数据以统一形式的报表打印输出。

4、系统应该提供相应的代码维护功能。

5、该系统应具有对数据库中重要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6、该系统应该采用用户匿名登录的方式, 以保护系统数据库的重要敏感数据。

2.2 系统总体设计本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由图书检索、图书管理、数据维护、图书统计、打印输出、系统维护六大模块组成, 如图1 所示。

各模块功能如下:1、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的功能是控制各个分支模块,它是实现各模块功能的总控制台2、图书检索模块是图书管理系统的重要模块之一,是读者快速查询图书的途径 本模块的功能是按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图书分类查询3、图书管理模块是图书管理员操作模块,读者是无权进入的。

本模块由读者编号和姓名查询、借出图书登记、归还图书登记和续借图书登记子模块构成,在“借出图书登记”中管理员对借出的图书进行登记,图书库中这本书的库存减少,而读者在归还图书的图书库中这本书库存增加。

对超过规定日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进行计算罚金 。

图书管理相当于图书管理人员日常的管理工作,即图书借阅、归还和续借等登记工作。

图1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4、数据维护模块是由图书管理员控制的模块,它由增加、修改和删除读者,增加、修改删除图书,浏览修改读者、浏览修改图书等程序组成。

在软件设计时考虑到读者编号、书名、书号是唯一的,因此,在修改读者或图书中,读者记录或图书记录一经登记“读者编号”和“姓名”便不能修改,在删除读者或图书时只要读者有借出图书未还或库存图书原有数量与现有库存量不符便不能删除。

5、数据统计模块由读者统计、图书统计、借出图书分类统计、到期未归还图书读者统计几部分组成。

6、打印输出模块由读者信息、打印借出图书、打印到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和打印图书简介卡片组成,本模块由图书管理员控制。

7、系统维护模块由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密码修改和数据库索引构成,本模块由管理员控制。

数据备份主要备份读者库、借出图书库、图书库及索引库,主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如突然掉电、病毒或硬盘的损坏等。

数据恢复是数据备份的逆操作 密码的修改主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图书管理员可以随时更改密码,不让他人进入图书管理系统 数据索引是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数据库与索引库不能同步时,图书管理员只要使用本功能,就可以正常使用 。

8、退出系统退出系统模块由帮助和退出构成。

三、系统设计步骤、方法开发工具平台:Visual C++ 6.0语言:兼容C的C++语言3.1 数据库的设计3.2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3 菜单的设计与创建3.4 主程序的编写3.5 系统的编译与运行3.6 系统说明

如何写详细设计文档

设计内容容易过细,但设计阶段是不能考虑特别清楚地,时间也不允许;在开发过程中,由需求及设计不正确、不完整所导致的问题是项目进度拖延,例如选用的算法,把页面原型所不能体现的设计情况文档化,所以所花费的时间是有限的、模块所引用的数据库设计,要建立严格的文档模板及标准,把页面原型不能体现的设计讲清楚,模块开发人员通过详细设计文档和页面原型来了解所开发的功能,后期维护人员通过实际系统、重要的业务规则实现设计等等信息,是瀑布开发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概要设计的高层设计的基础上,从逻辑上实现了每一模块的功能,是编码阶段的主要参考资料、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会对进度造成压力,也容易形成工作瓶颈,使设计人员负担过重,而开发人员无事可作。

对于现在一般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管理系统而言,这个工作始终是要作的,是比较麻烦的,也是很需要时间的,是从高层到低层,一是要建立起相关制度,如有修改,使详细设计文档完全流于形式,同时,建立审计文档评审,详细设计只体现总体设计对模块设计的一些考虑。

&middot,对业务规则的设计考虑等,详设文档提供了模块设计上的考虑,一般说来,粒度不宜过细,也容易发生问题,则设计文档需要不断的重新调整,文档的维护需要跟上,否则文档和系统的同步就很难得到保障了,文档与系统往往不能同步,而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需求和设计的不断构建和改进,不能成为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设计考虑等等,使开发人员能快速进入开发,从工作流程上切实保障文档与系统的同步,二是要规范文档质量,对文档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标准是什么,粒度是什么,语法应该如何组织,把静态页面无法体现的设计体现出来,包含整体设计对模块设计的规范,都要写入文档。

其次是文档所面向的读者,主要为模块开发人员、后期维护人员,提供了对模块设计的概述性信息,阐明了模块设计上的决策,配合代码注释,后期的维护,数据结构设计,交互设计等。

必须写清楚各个模块/接口/、决策,包括模块与整体设计的关系、整体设计的关系,而具体的实现实现,则到代码中再去实现,相关的设计也仅体现在代码中。

需求,区别只不过是不是形成专门文档,形成文档可能会多花一两周时间、需求规格说明书所不能反映的设计决策,而开发人员又需要了解的,需要进行信息的沟通;公共对象的定义,不能代替开发人员的设计和思考,但要把有关设计的决策考虑进去。

还需要保证文档的可读性,且造成多余的工作量、一致性,列明各个模块程序的各种执行条件与期望的运行效果在大多数软件项目中,要末不作详细设计、重要操作的处理流程,还要正确处理各种可能的异常,这时开发人员所能参考的资料就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及页面原型、模块代码、详细设计文档来了解一个功能。

再有就是谁来写文档,因为文档主要考虑的是设计上的决策、准确性,体现对设计上的一些决策,先改文档,后作开发、操作的处理流程,但相对于规避的风险和问题来说,也是值得的,另外由于现在高级语言的流行,所以更详细的设计应该直接体现在代码的设计上,而文档则只体现设计上的一些决策,协调整体设计与模块设计的关系,包括与其他模块,质量也不容乐观。

对于系统功能的调整,这样既容易遗忘,所以写文档的人应该为负责、参加设计的技术经理、资深程序员,根据团队情况和项目规模、复杂度的不同、逐步精化思想的具体实现,例如对功能的数据库设计等等,在写详细设计文档过程中、数据库设计等,不能直接进行开发,详细设计文档可以作为需求人员、总体设计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工具、审核制度,充分保障系统的使用。

·首先是文档的内容,根据项目和团队的不同,详细设计文档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文档的内容易流于形势,质量糟糕、设计需要不断的被更新、构建,保证文档的可读性及准确性,同时建立审核及设计评审制度,来保障设计及文档的质量,另外在工作流程中要强调,要先设计,有明确的标准和考虑,对工作没有起到实际的帮助。

·详细设计是相对概要设计而言的,可以相对轻松读懂原有设计。

·存在的问题要由专门的人写。

如果不写详细设计文档,一般就从概设直接进入编码阶段,详细设计实际上是对系统的一次逻辑构建,可以有效验证需求的完整性及正确性,也有所不同。

详细设计文档的内容包括各个模块的算法设计,接口设计,有一个标准为,凡是页面原型。

对于这个问题,一个对策是上边所提到的,文档只体现设计上的决策,页面原型所不能反映的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沟通问题,要么开发完成后再补详细设计文档

软件工程的问题定义报告怎么些写啊,求模板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

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

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

在此模块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打印生成相应的报表给用户查看和确认。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

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

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这部分功能应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执行,但是,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

并且还应具有生成催还图书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

在本系统中由于没有打印机设备供试验,所以预先把报表打印改成报表预览。

设计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和登陆方法对所有用户开放的图书查询借阅者维护借阅者个人部分信息借阅者查看个人借阅情况信息维护借阅者个人密码根据借阅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根据还书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查询及统计各种信息维护图书信息维护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维护借阅者信息处理信息的完整性对借阅过期的图书生成报表网上管理信息系统,预算:100元可行性的结论是:能够立即实行!!

谈一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识

软件工程涉及的资源有:人力、资金、时间的合理分配,涉及到文化与管理等,及各种规划化。

软件开发是一个把用户需要转化为软件需求,把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设计,用软件代码来实现软件设计,对软件代码进行测试,并签署确认它可以投入运行使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包含有相应的文档编制工作。

软件开发过程当中,遵循一定的流程,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系统测试以及系统的维护等几个阶段。

依次概述如下: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包括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可行性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它是一个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形式功能规约,即需求规格说明书)表达出来的过程。

系统可行性分析就是通过需求调查来确定此系统是否具有可行性。

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可以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实际上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

概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其主要目标就是给出软件的模块结构,用软件结构图表示。

详细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模块的程序流程、算法和数据结构,次要任务就是设计数据库,常用方法还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系统编码 系统编码是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

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不是验证软件的正确性,而是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

测试从需求阶段开始,此后与整个开发过程并行,换句话说,伴随着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重要的测试活动,它是预期内按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的保证。

5、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指在已完成对软件的研制(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并交付使用以后,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一些软件工程的活动。

即根据软件运行的情况,对软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新的要求,以及纠正运行中发现的错误。

编写软件问题报告、软件修改报告。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并不是从第一步进行到最后一步,而是在任何阶段,在进入下一阶段前一般都有一步或几步的回溯。

在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可能要求修改设计,用户可能会提出一些需要来修改需求说明书等。

总的说来,软件开发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整个系统开发的过程当中,系统分析和设计是重中之重。

只有把握好系统分析,才能使后续改动尽可能多的减少;只有把握好系统设计,才能保证软件的根基比较稳固。

也即是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软件开发的周期以及寿命。

另外,完美的开发团队和开发过程的合理控制是软件成功开发关键要素之一。

>> 软件工程 过去几十年,软件技术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和发展,构成软件的软件实体的粒度不断增大,软件基本模型越来越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软件运行平台的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屏蔽掉计算机底层的复杂性;软件支撑平台的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屏蔽了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软件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广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网络新技术与软件新技术的相互促进必将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灿烂多彩的IT世界。

这世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声音:本质决定成败和细节决定成败。

偏好本质的人喜欢说本质论。

偏好细节的人则喜欢说精细化管理。

但如果在较长的时间轴上考量这两种观点,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并不真的对立。

----------------------------程序员几个发展方向: 走向管理:有两种原因会使部分程序员走上管理的道路,一是与生俱来的对 权力的欲望;一是在程序员的岗位上对自我价值重新认知。

对于前者如果欲望过去强烈就会急功进利,很容易走捷径,会出现不能服众的情况。

对于后者自我价值的重新认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个程序员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会慢慢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果需要别人的帮助就必须能影响他人。

从而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对公司来说几乎是不值一文,如果想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提升必须要影响到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提升。

走向行业:即成为某个行业的行业专家。

一般来说走这个方面需要机遇,需 要长时间的从事某一个领域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对某个行业无论是大局还是细节都了如指掌。

走向专业:即成为架构师。

一般来说这些人对开发有狂热的兴趣,逐渐的从代码的编写中认识到设计与软件架构的重要性,并对软件设计乐此不疲。

自已干:这些人是野心家,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条路。

好多程序员都认为软件开发不需要什么成本,只要能接到单子完全可以自己干,自己当老板。

然而很少了解只有长期持续的订单才是一个企业不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程序员具备:恒心、耐心、细心 兴趣决定一切: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职业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时,那他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乐趣。

如果你不喜欢软件开发,那最好离开这个职业,没有兴趣只会让你一事无成。

自我学习:做程序员就是这样,走上了一条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不学习新知就会...

软件开发项目进展中都有哪些过程?

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1相关系统分析员向用户初步了解需求,然后用WORD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

2 系统分析员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用WORD或相关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档系统的功能需求文档。

这次的文档会清楚例用系统大致的大功能模块,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并且还列出相关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3 系统分析员向用户再次确认需求。

第二步:概要设计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

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 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 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第三步: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者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 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

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

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第四步:编码在软件编码阶段,开发者根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步: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

交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每个功能。

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在软件测试证明软件达到要求后,软件开发者应向用户提交开发的目标安装程序、数据库的数据字典、《用户安装手册》、《用户使用指南》、需求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双方合同约定的产物。

《用户安装手册》应详细介绍安装软件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安装软件的定义和内容、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及中间件的具体安装步骤、安装后的系统配置。

《用户使用指南》应包括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流程、操作步骤、相应业务介绍、特殊提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在需要时还应举例说明。

第七步:验收用户验收。

求个软件工程作业

面向对象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xxx (xxxxxxxxxx)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硬件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计算环境的变迁和不断增长的软件需求对程序设计方法学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程序设计方 法学也在挑战中前进。

首先回顾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指出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是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方法中的2个核心思想,分析、探讨了结构化程序设 计方法与面向对象的方法的区别,并就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程序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 结构化1引言:随着计算机硬件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环境的变迁和不断增长的软件需求对程序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个有一个挑战,程序设计方法也在挑战中前进。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大型主机,客户/服务器以及网络计算。

与此相对应,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的发展可分为4代。

1.1第一代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面向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图,采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或面向进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软件设计流程图所描述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功能,称为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或面向进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设计小规模专业软件包,软件的通用性、重用性和扩展性差。

1.2 第二代面向模块的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上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或实体,分别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如:pascal 编程实现,再由各模块联结,组合成相应结构的软件系统,称为面向模块的程序设计方法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也称为面向实体的程序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设计模块化、结构化程序,可提高软件系统的模块化和结构化水平,设计和组装较大规模的软件系统,有助于提高软件的通用性、重用性和扩展性。

1.3 第三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所谓对象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属性和功能的实体,采用对象和对象类,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消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面向对象和消息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世界模型。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基于上述面向对象世界模型。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smalltalk 等编程实现。

这种方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广泛应用领域的大规模软件系统设计。

有助于提高软件的重用性、扩展性和移植性,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自动化水平。

1.4 第四代面向智体的程序设计方法 面向智体的程序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

在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思想是最核心的思想方法。

结构思想体现了人们抽象思维和复杂问题分解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而面向对象则反映了客观世界由对象组成这一本质特点。

2 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方法的出发点 从程序结构来看,每个子问题形成整个程序结构的一个构件,这个构件称为一个模块。

程序的算法结构,就是一个由模块连接成的层次结构。

在软件工程中,把这种设计方法归结为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学。

该方法学的基本表述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层次结构设计。

程序设计方法的本质是问题的抽象与分解,各种程序设计方法的区别在于其分解的因子不一样,处理数据对象及相关操作的方法不一样,也就是出发点不一样。

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包含以下内容。

3.1 结构化技术 结构化技术包括结构化分析(S A )、结构化设计(SD )、结构化程序设计(SP )3 方面内容,对应于软件开发时期的分析、设计和编码阶段。

3.2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是70 年代中期由DeMarco 和Yourdon等倡导的一种基于功能分解的分析方法,即使用数据流程图、决策表、决策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符合用户需求的结构化说明书。

3.3 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也就是采用最佳的可能方法设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内部联系的技术,目的在于提出满足系统需求的最佳软件的结构,完成软件层次图或软件结构图。

4 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包括面向对象分析(O O A )、面向对象设计(O O D )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 O P )3 部分内容。

O O P 是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础上,于8 0 年代初涌现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但其真正显示力量和被产业界所重视还是最近几年的事。

封装是整个O O P 方法的基础,主要用于在数据段外围构造保护层,以限制外界变化的影响,所有的数据访问都由保护层内的过程间接处理。

应用程序员不必再按照将程序设计语言逐句拼装的方式来构造整个软件,只需组合、重用由系统程序员开发、可供他人用来装配的软件集成块即可。

例如,Visual Basic(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与传统DOS 下的Basic 或Quick Basic 最大的差别在于它运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

V B 建立了一个事件驱动的环境,供用户直接调用。

程序设计人员只要专心数据的运算处理,其余诸如W i n d o w s 应用程序下所见的滚动条、按钮、下拉式菜单和对话框等,都已经有对象供用户进行调用,而且每个对象又都有许多事件、属性和方法,供用户填入适当值或程序码,从而形成一个应用程序。

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与面向对象的程序...

四川大学程序设计语言实践报告怎么写

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 1第二章 课程设计题目问题描述和要求 32.1 题目的问题描述 32.2 题目的要求 3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43.1 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有系统的总体框图) 43.2 系统的详细设计(要求有模块的流程图) 43.3 源程序编制 4第四章 系统调试出现的问题 5第五章 系统运行报告 6第六章 总结 7

软件工程中的数据定义怎么做

软件工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Boehm: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IEEE: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Fritz Bauer: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框架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软件工程目标: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

正确性指软件产品达到预期功能的程度。

可用性指软件基本结构、实现及文档为用户可用的程度。

开销合宜是指软件开发、运行的整个开销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这些目标的实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们形成了对过程、过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选取的约束。

(2)软件工程过程:生产一个最终能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步骤。

软件工程过程主要包括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

它们覆盖了需求、设计、实现、确认以及维护等活动。

需求活动包括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

问题分析获取需求定义,又称软件需求规约。

需求分析生成功能规约。

设计活动一般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建立整个软件系统结构,包括子系统、模块以及相关层次的说明、每一模块的接口定义。

详细设计产生程序员可用的模块说明,包括每一模块中数据结构说明及加工描述。

实现活动把设计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

确认活动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实现完成后的确认,保证最终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维护活动包括使用过程中的扩充、修改与完善。

伴随以上过程,还有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培训过程等。

(3)软件工程的原则是指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软件工程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已提出了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1)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 该原则与系统设计有关。

在系统设计中,软件需求、硬件需求以及其它因素间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经常需要权衡。

因此,必需认识需求定义的易变性,采用适当的开发模型,保证软件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2)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在软件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软件的模块化、抽象与信息隐蔽、局部化、一致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

合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这些特征的实现,以达到软件工程的目标。

(3)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软件工程中,软件工具与环境对软件过程的支持颇为重要。

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开销直接取决于对软件工程所提供的支撑质量和效用。

(4)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软件工程的管理直接影响可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满足目标的软件产品以及提高软件组织的生产能力等问题。

因此,仅当软件过程予以有效管理时,才能实现有效的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 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 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

它们是 在七十年代为了对付应用软件日益增长的复杂程度、漫长的开发周期以及用户对 软件产品经常不满意的状况而发展起来的。

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普遍采用的一个策 略就是“各个击破”,也就是对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再分别解决各个子问题的策略 。

软件工程采用的生存周期方法学就是从时间角度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复杂问题 进行分解,把软件生存的漫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 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开发软件的时候, 从对任务的抽象逻辑分析开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开发。

前一个阶段任务 的完成是开始进行后一个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后一阶段任务的完成通常是 使前一阶段提出的解法更进一步具体化,加进了更多的物理细节。

每一个阶段的开 始和结束都有严格标准,对于任何两个相邻的阶段而言,前一阶段的结束标准就 是后一阶段的开始标准。

在每一个阶段结束之前都必须进行正式严格的技术审查 和管理复审,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这个阶段的开发成果进行检查,通过之后这 个阶段才算结束;如果检查通不过,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返工,并且返工后还要再 经过审查。

审查的一条主要标准就是每个阶段都应该交出“最新式的”(即和所 开发的软件完全一致的)高质量的文档资料,从而保证在软件开发工程结束时有 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

文档是通信的工具,它们清楚准确地说明了 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时确立了下一步工作的基础 。

此外,文档也起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那么一定是某些工作忘记做 了,在进入生存周期的下一阶段之前,必须补足这些遗漏的细节。

在完成生存周 期每个阶段的任务时,应该采用适合该阶段任务特点的系统化的技术方法——结 构分析或结构设计技术。

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成若干个...

大家还关注
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