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软件上传 禁止p2p上传
怎样限制P2P软件的上传速度
1.首先你安装了360安全卫士之后,打开360安全卫士主界面。
2. 在右下角的功能大全中,点击更多。
3. 我们选择流量防火墙,弹出流浪管理的整个窗口。
在这里可以明了的看到各个软件的下载速度,上传速度等详细的信息。
4. 我们观察到哪个软件的上传比较多,通常都是影音软件上传比较厉害。
然后,右键该软件。
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限制上传速度。
5. 当让我们同样的可以用此方法限制下载速度。
或者在此直接结束进程。
非常的方便。
设定之后,网速就会在你设定值的左右浮动。
为什么要限制上传速度1.我们平常所接入的网络,是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线路。
非对称的意思就是,上传和下载是不对称的。
通常,下载是上传速度的8倍。
本身我们的线路是双工的上传和下载两个通道。
互不影响。
2. 但是由于软件服务商(尤指p2p等软件)设定了下载与上传的比率。
即你上传速度决定了你下载的最高速度。
这样,通常我们的上传可能占满了我们的带宽,而下载才消耗了一半左右的带宽。
上传带宽被p2p占用之后,就会导致其他软件的资源通讯甚至被切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进行上传限制的原因。
这样可以使整个电脑不至于单单为了看电影而付出了整个上传带宽。
知道原理后,你就可以简单计算自己的整体带宽,然后将p2p软件的上传限制在大概上传的1/3或者1/2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怎样限制P2P软件的上传速度
你用什么P2P软件下载...一般来说,下载完成后,将已完成的下载任务立刻删除,可以有效的阻止上传.但是在下载过程中是不能这么用的.如果你想在下载过程中阻止上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P2P的原理就是一边下载,一边上传,下载的人越多,上传的人越多,因此下载速度也就越快.你现在要禁止上传,只用下载,这是违背了P2P的工作原理的,所以P2P肯定就不会工作了.至于上传和下载的数据量,这是由你所使用的P2P软件自行判断和控制的,除非你的P2P软件提供了这个功能,否则是没法子进行大的改动的.就算你用外部软件来进行控制,也只能改良,而不能完全禁止或者大幅度减少上传.P2P就是这样,想下,就得上.
常常P2P上传数据伤害硬盘吗?
伤害。
1、磁盘,只要读写,就会有伤害。
但一般的用量是在设计的合理范围内,是硬盘可以承受的。
2、无论P2P还是普通的下载,无论是上传还是下载,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磁头对磁盘的读写。
只要大量的持续的读或写,都是会伤害硬盘的。
当然,这个大量是有合理定义的,一般每天平均5小时以内一般是正常的。
24小时就有问题了。
3、固态硬盘,寿命取决于写而不是读。
所以,如果只是P2P的上传,而不下载,反而比机械磁盘耐用得多。
...比如迅雷,PPTV,PPS等之类的P2P软件,如何彻底禁止它们上传我...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
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
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
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
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
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
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
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
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
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
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
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InstantMessenger、YahooPager、微软的MSN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
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
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
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请问p2p软件开发流程?
每一个p2p借贷平台开发公司内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开发团队,不断更新的,记得不要把代码写死了,否则第二次开发就很困难了。
建设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则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以迪蒙网贷系统为例。
在这一阶段需要制定出整个p2p借贷平台开发所需要的人力,网站的维护就比较重要了。
p2p借贷平台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上传到互联网上了、物力、费用以及时间等等,数据库的制作等等。
这一步比较重要,做好这一步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步:根据计划。
例如:p2p借贷平台建设,p2p网络借贷系统平台的用户需求。
第二步。
这一步中,细心团结是最重要的。
第四步:测试借贷平台程序。
搜集相关资料的目的是:1.规划网站:上传与维护。
第五步,体验度会比较好:p2p借贷平台软件怎么开发制作,所以p2p借贷系统的二次开发也很重要,在第一次开发阶段,如下:第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搜集相关资料、测试人员来进行测试,前提是测试人员没有参与p2p网络借贷平台制作开发阶段。
测试人员测试完之后还可以让非开发p2p软件开发流程主要有五大步骤。
在这一步最好用专业的测试团队来进行测试。
前台页面设计,后台程序编程,数据库表格的设计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个开发技术团队合力完成。
代码方面要认真,因为在p2p借贷平台系统开发制作中,每一个bug都可能会损失一笔不小的资金,每一个系统漏洞都可能引起黑客的攻击。
所以,借贷系统平台的发展前景等等,还需要制定出整个借贷平台程序的架构图,模块:制定p2p借贷平台程序开发计划:了解用户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同时,互联网是在不断进步的,它可能包括什么内容,开始制作p2p借贷平台系统。
这么做的原因是p2p网上借贷平台开发更有保障,用户体验度也会好一些。
2.用户体验...
优酷客户端怎么关闭p2p上传
关闭方法:在控制面板——flash设置——播放阻止对等协助网络。
附注:1. 一般来说,下载完成后,将已完成的下载任务立刻删除,可以有效的阻止上传.但是在下载过程中是不能这么用的。
2. 如果想在下载过程中阻止上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P2P的原理就是一边下载,一边上传,下载的人越多,上传的人越多,因此下载速度也就越快.现在要禁止上传,只用下载,这是违背了P2P的工作原理的,所以P2P肯定就不会工作了。
3. 至于上传和下载的数据量,这是由所使用的P2P软件自行判断和控制的,除非P2P软件提供了这个功能,否则是没法子进行大的改动的。
P2P软件下载的东西,怎么看源文件的多少?有人说用P2P下载软件
互联网能够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布建的任何一根血脉都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设置的。
而现在能够引起互联网震动的,无非也只有交流方式的变革本身。
如今,在基于网络的各种技术充斥于我们周围之时,恐怕只有很少人不知道P2P的概念了,即便您没有深入探究,但您每日在互联网间进行的活动几乎没有不沾P2P技术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你使用QQ尽情聊天之时,实际上就享受着P2P技术给你带来的快感与兴奋。
P2P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于P2P技术的两种解释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种解释是,P2P即peer-to-peer。
而peer在英语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
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我甚至觉得解释成为person-to-person更好一些。
反正交流也都是人的交流。
而另一种解释是,P2P就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
客观讲,单从技术角度而言,P2P并未激发出任何重大的创新,而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对因特网的理解与认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BM早就宣称P2P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
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P2P是直接将人们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
它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中间环节。
这听起来仿佛全新的概念,但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们每天见面,或者通过电话直接交流都是P2P最直接的例子。
而这个时候你有没有从电话的发展的历史中隐约感觉到,P2P必将在互联网时代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可以改变现在的Internet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让我们的语言影像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对方身边。
它最符合互联网络设计者的初衷,给了人们一个完全自主的超级网络资源库。
现在在业界,比较认同的P2P计算应用系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1.信息、服务的共享与管理 2.协作 3.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系统 二、生机勃勃--窥探P2P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涉及此种特点便称之为信息技术中的P2P的诞生,那么它的历史这可就远了。
P2P 本身的基本技术的存在时间和我们曾经熟悉的USENET、FidoNet 这两种非常成功的分布式对等网络技术几乎是一同的,甚至更长些。
翻翻资料就可以知道,USENET 产生于 1979 年,FidoNet创建1984年,它们都是一个分散、分布的信息交换系统。
在最初的 P2P 应用出现时,许多使用该技术的人们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
然而正是这种孕育着思想的网络技术为P2P的出现搭建了温床。
P2P正式步入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几乎就是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阶段。
在一段介绍此时P2P技术的时间表中这样写着:“Hotline Communications is founded, giving consumers software that lets them offer files for download from their own computers.”(1997年7月,Hotline Communications公司成立,并且研制了一种可以使其用户从别人电脑中直接下载东西的软件) 或许有人还记得,早在1998年,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肖恩?范宁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
到了1999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为了人们争相转告的“杀手程序”——它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
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其他所有网络望尘莫及的数字。
这大概可以作为P2P软件成功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标志。
时间表中这样记录着这一段历史: January 1999: Shawn Fanning, 18, creates the Napster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while a freshman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1999年1月,18岁的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肖恩?范宁开始了Napster程序的服务) May 1999: Napster Inc. is founded. (1999年5月,Napster公司宣告成立) 之所以我们注重开端,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同意义上的起始,也正是从这天起,P2P开始了它曲折但极富生命力的发展。
到了2000年,P2P技术的发展就得使用月甚至日来记载了。
直到现在使用P2P技术的软件比比皆是,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P2P作为高科技发展载体的快乐。
平常我们使用的QQ 、MSN就不提了,其他软件更是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
简单罗列一下,以飨读者。
软件名称 简介 eMule eMule 是以 eDonkey2000 网络为基础的新型 P2P 文件分享工具。
OPENEXT 一款P2P软件。
通过它,Internet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
迅雷Thunder “光速般”的智能下载软件——迅雷(thunder2.2.0)。
迅雷它拥有比目前用户常用的下载软件快7—10倍的下载速度。
易载ezpeer 易载ezPeer简体中文版,免费注册使用!ezPeer 是一个革命性的P2P(点对点)文件共享软件。
Kuro M3 Kuro-全球第一款全中文界面的火爆MP3超强抓歌软件! ...
-